基于 Jeffrey P. Staab 博士撰写的一篇文章
NOT精神病学:PPPD通常在导致急性眩晕、不稳、头晕、或平衡紊乱。
摘要:持续性体位–知觉性头晕(持续性PPPD)是一种由环境或社会刺激(如人群)引起的不伴有眩晕和波动不稳的头晕,无法用其他神经耳科疾病解释。PPPD通常在导致急性眩晕、不稳、头晕或平衡中断的事件发生后不久开始。治疗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前庭康复治疗和咨询。
历史
1986年,德国神经学家托马斯·勃兰特(Thomas Brandt)和玛丽安·迪特里希(Marianne Dieterich)首次描
述了一种他们称之为恐怖性姿势性眩晕(PPV)的情况。ppv的症状包括无眩晕的姿势性头晕,以及由环境
或社会刺激(如人群)引起的波动性不稳,这些症状无法用其他神经耳科学疾病阐述。诱发因素有已存在
的前庭障碍、内科疾病或心理压力。
PPV的行为标准包括强迫性人格、轻度抑郁和焦虑。对PPV的研究表明,它不是一种精神疾病,而是一种具有行为因素的神经耳科疾病。
21世纪初,杰弗里 斯塔布、Michael Ruckenstein及其同事的美国团队进行了研究,以更新PPV的概念,
并描述了慢性主观头晕(CSD)的临床综合征。CSD的症状包括非眩晕性头晕和因自身运动而增加的不稳,
暴露于具有复杂或移动刺激的环境(如商店、人群),以及执行需要精确视觉集中的任务(如阅读、使用计
算机)。
其他前庭学专家描述了空间运动不适和视觉眩晕,这些症状在一定程度上与PPV和CSD重叠。
2010年,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开始了一项确定这些综合征最重要特征的过程。2014年初,他们就关
键症状达成共识,并定义了持续性体位–知觉性头晕(持续性PPPD)的诊断。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PPPD纳入其诊断清单草案,将于2017年加入下一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
症状
- PPPD的主要症状为持续3个月以上的摇晃或摇摆不稳感和/或头晕无眩晕;
- 出现症状的天数较多(每30天中至少有15天);大多数患者有日常症状。
- 症状通常在以下情况下更严重:
o 直立姿势(直立站立或坐直)
o 头部或身体运动
o 暴露在复杂或充满动作的环境中
- PPPD通常在导致急性眩晕、不稳、头晕或平衡中断的事件发生后不久开始,例如:
o 外周或中枢性前庭障碍(例如BPPV、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卒中)
o 前庭偏头痛
o 伴头晕的惊恐发作
o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脑震荡或挥鞭)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自主神经系统疾病)
其他医学问题,如表现为急性眩晕发作的心律失常和药物不良反应,是PPPD的不常见诱因。
PPPD很少在没有触发事件的情况下缓慢渐进地开始,尽管触发事件不好找。
可与焦虑或轻度抑郁共病。然而,它们不像PPV那样是PPPD的症状。
PPPD可能与其他前庭疾病共存,由于患者可能出现眩晕等其他症状,因此可能会混淆诊断。
PPPD患者可能有眩晕病史,提示既往前庭功能障碍。患者由于长期暴露于运动刺激而表现出典型的慢
性症状,使其更容易出现症状复发。
PPPD患者会增加“自我保护”以避免可能加剧症状的情况,因为他们不想在身体上感觉更糟。一些患者启动“自我保护”,避免这些触发情况,发生可怕的事情。因此,PPPD是一种可能产生心理后果的生理疾病。
诊断
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神经影像学不适用诊断PPPD本身,而是用于识别可能导致疑似CSD诊断的潜在的合并症。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通常正常,或者可能显示当前或既往的前庭问题,但不能完全解释患者的症状。
那么,我们要寻找什么:
- 主要症状(不稳和/或头晕,目前3个月或更长时间);严重程度随触发因素而波动。
- 主要症状与身体姿势相关——行走或站立时症状最严重,坐着时症状较轻,躺着时症状轻微或消
失。
激发或加重症状的因素:
- 与特定方向或位置无关的主动或被动的自我运动。
- 暴露于移动的视觉刺激或复杂的视觉模式;执行精确的视觉任务(如阅读、计算机)。
触发事件:
- 急性或复发性外周性(较常见)或中枢性(较少见)前庭障碍。
- 引起不稳或头晕的医学问题或精神疾病。
行为因素
PPPD患者的行为评估可能正常和(或)表现为低水平的焦虑和抑郁。也可能出现其他精神障碍。
行为因素对PPPD有三种影响:
- 具有焦虑、内向性格或已有焦虑障碍的个体可能在促发事件后更容易发生PPPD。
- 在经历前庭症状时表现出高度焦虑的个体可能更有可能发展为PPPD。
- PPPD的一个主要预测因素是首次经历急性前庭发作的患者表现出高度焦虑和谨慎,并对负面结
局有预期。这种高度焦虑就像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因为其结果通常是较差的恢复率。
在急性前庭创伤期间,高度焦虑会加剧姿势不稳定和对运动刺激的反应,并通过阻止患者制定适应策略
来减缓康复。
焦虑、抑郁可增加PPPD发生的可能性。
- 60%的PPPD患者有临床显著的焦虑。
- 45%的患者有临床显著的抑郁。
- 25%的患者两者均无。
到2014年,还没有对CSD的治疗干预进行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但世界各地已经完成了几项规模较小的研究。
药物治疗
在对CSD患者使用SSRIs(选择性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SNRIs(5 –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的临床试验中:
- 在进入试验的60%−70%的患者和完成至少8−12周治疗的80%的患者中,主要症状至少减少了一半。
- 因药物不耐受导致的退出率平均为20%(不良反应包括恶心、睡眠障碍和性功能障碍)。
对一种SSRI治疗无反应的患者很有可能对另一种SSRI治疗有反应。很少观察到头晕加重,共病的焦虑和抑郁均得到改善。治疗必须维持至少1年或更长时间,以尽量减少复发。
苯二氮䓬类药物和其他前庭抑制剂作为PPPD的主要治疗无效。
前庭平衡康复治疗(VBRT)
前庭/平衡康复治疗旨在使患者对运动刺激脱敏或习惯化。
2014年,第一项针对PPPD患者的VBRT疗效的小型研究完成。其结果支持以往的临床经验,并提出以下建议:
- VBRT可将前庭症状的严重程度降低60% ~ 80%,从而增加活动能力和增强日常功能。
- VBRT可能有效减轻PPPD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 患者应继续VBRT 3 ~ 6个月,以获得最大的治疗获益。
咨询
心理治疗对于完全建立的、长期存在的PPPD并不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治疗方法,但如果早期使用,它可
能减少PPPD的发生机会。较早的试验表明,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对减轻
PPPD患者的头晕有中度效果,但不幸的是,这种获益在治疗结束后未能持续。最近的试验表明,当在
触发事件后8周内开始治疗时,仅3次CBT治疗就显著减少了头晕和头晕相关的触发事件(诱因)。即PPPD症状开始时,但在症状完全确定之前)。在这些情况下,好处有点其实持续了下来。
机制
研究开始揭示与PPPD相关的生理过程。研究为姿势控制、空间视觉感知以及大脑中前庭和视觉刺激处
理的变化提供了线索。更多细节将在未来几年内揭晓。
©2014 Vestibular Disorders Association, vestibular.org